集中国传统针灸学与西方的解剖学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科学性专著
本书紧密地使现代的西医学基础(解剖学),具体应用到中国已有数千年悠久历史和独特理论体系的临床针灸学的医疗实践之中。全书除了简练、清楚、确切和系统地介绍了取穴的方法,十四经脉的循行路径,穴位的名称位置,以及主治的疾病和疾病的症候群外,其重点则主要是以应用解剖学的知识,对全身十四经脉中的361个穴名和经外奇穴的45个穴名,在人的上肢、头颈、下肢、躯干等四大部分中,分别对其每一穴名的各穴位针刺局部的层次、神经血管的配布、主要器官体表标志的毗邻关系等,作了深入细致的解剖学方面的描述;并针对每一穴位行针的手法、方向、深浅及其所具有的潜在性危险,一一向读者作出了提示和警告,以避免在临床上发生意外。
为了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准确掌握所述的每一穴位位置和进针穴道过程中的解剖学毗邻概况,本书共制作了88幅插图的图解,其中线条图51幅,尸体实物拍片图37幅,皆有助于读者更形态地对照文字上的描述,达到图文互参的效果。本书不仅适用于中医医学院校学习和自学针灸的爱好者阅读,还能指导针灸师的临床应用,是实习医生必读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姚大卫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解剖学讲座教授,从事神经解剖学研究;
罗知彬 中国广州暨南大学解剖系退休教授,从事中西医解剖研究;
郑达人 中国广州暨南大学解剖系退休教授,曾任该系主任,从事中西医解剖研究;
李维英 德国格士活大学医学博士,从事解剖形态学科研究;
彭锦文 香港大学哲学硕士,现任针灸师,曾从事激光作为针灸的研究;
梁秉中 香港中文大学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讲座教授,新亚书院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