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是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的一句名言。而另一位不容忽视的教育家,历史上第一位担任英国大学校长的中国学者--杨福家先生,则补充说"一所大学只有大楼与大师是不够的,还应有'大爱'。大学文化内涵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大爱-对师生、对社会的关爱"。
在《走近一流学府:中外教育比较》这本书中,杨福家结合了自己中外知名大学的任职心得,用大量的实例,从不同角度,引入对高等教育的独特思考,细致综合地探讨了高等教育的现状与未来。
- 奔一流,说难也真难;说不难,也真不太难。我们距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多远?
-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高等教育该如何融入国际舞台?
- "诺贝尔奖一百周年"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我们该给年青人创造怎样的机会?
- 我们的大学该被赋予什么样的使命与文化内涵?
- 当前的高等教育问题在哪里?该做如何的调整与改革?
对上述问题,作者都一一作出审视与思考。
作者简介:
杨福家,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原子物理方面,做出贡献,并著有多本专著。曾任复旦大学校长(1993-1999),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原子核研究所)所长(1987-2001)。于2001年1月1日被正式任命为诺丁汉大学校长,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同时兼任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