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人类学研究方法,探讨中国改革开放后,两组身处不同地域的华人如何通过文化与经济活动,重建宗亲关系及身份认同。
新加坡华人与祖籍地的同乡虽被时空分隔,却因共同的记忆与乡愁,以及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政治气候的转变而重新聚合。在很多例子中,新加坡华人除了透过祭祖仪式,在两地传承宗族文化外,亦在祖籍地官民积极鼓励下,协助家乡修筑道路、学校、医院等基建,并提供财政援助,以推动和巩固文化经济。
作者通过考察一个新加坡华人宗族在福建的祭祖与经济活动,论证了回忆作为他们与祖籍地保持联系的原因,并以文化网络的概念,阐释这跨国社群在重新聚合的过程中,如何重朔其多重身份,以至两地的华人文化体系。
本书由八方文化创作室与香港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
作者简介:
柯群英,现为香港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