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东南亚》是一本由总编辑王润华教授、潘国驹教授与编辑何华、许通元、邢诒旺,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学者合作编辑的论鲁迅的文集。论文共有大约50篇,主要作者郁达夫、郑子瑜、方修、刘思、王赓武、王润华、黄孟文等几十人,从1950年代到2016年,作者包含 新马、东南亚及中国,主题都是对鲁迅在东南亚各方面的影响,从政治文化到文学艺术。
关于鲁迅在东南亚的论著很多,几乎可放满几个大书架,这50篇都是精选代表作。可以说明其对华人与非华人作家的写作、社会文化,甚至政治的影响。他在印尼,影响了苏卡若诺政府的政治于与文化的左倾,是最大的奇迹。
本文集50篇文选共分为7大部分:
- 鲁迅在新马:对文学、政治、社会与文化影响
- 鲁迅在印尼:对文学、政治、社会文化影响
- 鲁迅在越南:对文学、政治、社会文化影响
- 纪念鲁迅的诗词文章
- 鲁迅在新马:小说、散文创作影响例证
- 鲁迅在泰国、菲律宾:文学与社会、文化的影响
- 鲁迅作品马来文/印尼文的翻译
本文集的出版,具有极大的意义,可证明新加坡的文学文化与政治意识,无 论华人或 他族都受到鲁迅的影响。鲁迅的文章今天还是中学华文课本必读的文章。
主编:
王润华,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与社会学院助理院长、中文系主任与教授。现任马来西亚南方大学讲座教授,资深副校长,曾获得东南亚文学奖, 新加坡文化奖。已出版文学创作包括《内外集》、《热带雨林与殖民地》、《王润华诗精选集》、《重返詩鈔》(诗集)、《秋叶行》、《重返集》、《榴莲滋味》(散文)等创作。学术著作有《王维诗学》《越界跨国文学解读》、《鲁迅越界跨国新解读》、《华文后殖民文学》等。
主编:
潘国驹 (Phua Kok Khoo),早年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获博士学位。目前担任世界科技出版公司主席及总编辑。 潘国驹教授于二零零九年当选声誉卓著的美国物理学会院士。2014年当选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 目前是南洋理工大学高等研究所所长、新加坡国立大学荣誉教授、宁波诺丁汉大学思源客座教授、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国际学术顾问等。潘国驹教授亦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特别是与文化、教育有关的项目,担任了众多的社会职位,主要有: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会(总理公署)属下全球青年科学家大会主席、新加坡中国友好协会会长、陈嘉庚基金主席、新加坡中国商会前会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