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女性有了独立思想、独立的经济能力后,婚姻和家庭都势必得改观了......但也还是有一些东西是永恒不变的。社会、职场、家庭、情感的元素编织着爱与纠葛的曲婉动人。重温《他乡女子》中的几篇旧作,惊诧于当年对新加坡社会变迁的观察,对周遭英校生同事的印象,以及对新加坡精英主义和语言政策的理解和批判,竟借着虚构的小说人物,而记录了下来。此情可待成追忆......
《他乡女子》收录〈他乡女子〉〈惘情记〉〈春梦无痕〉〈母难日〉〈父与子〉五个故事,各篇几可以用一个字归纳:爱。含男女之爱、夫妻之爱、母女/父子之爱、祖孙之爱,家庭之爱 -- 当它落实于现实总令人目眩。
作者简介
罗伊菲 出生于中国湖南,在台湾和美国受教育,专攻新闻传播和社会学。伊菲自学生时代就开始写作。著有短篇小说集《高处不胜寒》《大地有情》,散文集《岁月如歌》《穹苍外的歌声》《喜阅人间》《我必珍惜你》及《聆听·回望》等。其他创作包括华语音乐剧《歌中情》。曾在《联合早报》撰写专栏〈偶思集〉多年(1990-1992,1998-2012),每周一文,以深情笔触,记载生命场景的变化,藉细致灵思,乘音乐的羽翼翱翔。伊菲曾任教前新加坡大学及南洋大学。后担任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研究部主任多年,并于1998年提前退休,专注于写作及推广古典音乐及中华文化的义务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