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个和尚有没有水喝?
» 三个臭皮匠能不能赛过一个诸葛亮?
» 以小人之心度小人之腹会产生什么后果?
» 道德的个人会不会形成一个不道德的社会?
这些问题都属于集体选择问题,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集体选择。集体选择可以是由正式的选择方式和标准产生的,也可以是在无意中被集体行动表达出来的。无论是对个人、企业,还是对社会组织、政府部门,集体选择的结果往往都很重要。然而,集体选择问题比较复杂,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个体行为的加总,往往会产生令人意外的结果。只有掌握恰当的分析方法,才能对这些结果形成合乎情理的预期。
本书应用日常生活中通俗易懂的事例,介绍集体选择理论的主要概念和思考模式,帮助读者、特别是公共部门的管理者掌握分析集体选择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简介
文革期间随父母下放闽西山区的武平县,高中毕业后在厦门一家区办厂当了三年工人。1977年考入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留学美国,获俄亥俄大学应用数学硕士和马里兰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曾任职世界银行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研究小组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系和南洋理工大学经济系。历任南洋理工大学经济系主任、新加坡经济学会副会长、东亚经济学会理事。现在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以及高级公共行政与管理硕士项目主任。
作者的研究兴趣包括:公共选择,中国经济改革,宏观经济模型,行为经济学等。目前是《欧洲政治经济学杂志》编委、《经济学季刊》学术委员会委员。
|